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冯玉祥的二任妻子,三子六女今昔何在…

    何家屯村     2018-03-22 11:23:55     浏览:3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何家屯村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    冯玉祥(1882年11月6日-1948年9月1日),字焕章,原名基善,原籍安徽省巢县,生于直隶青县(今属河北沧州市),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,西北军阀。时有“基督将军”、“倒戈将军”、“布衣将军”之称号,曾是新军阀蒋介石的结拜兄弟,亦系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、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、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。

  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,冯玉祥因参加滦州起义,崭露头角。1917年张勋复辟时,又率部入京击溃“辫子军”。1921年7月升任第11师师长、陕西督军。

    冯玉祥第一次达到政坛巅峰,则是于1924年发动那场北京政变,他一举推翻了其属的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,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,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,随后,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南北大计。

    冯玉祥生平读书十分用功。他当士兵时,一有空就读书,有时竟彻夜不眠。晚上读书,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,就找来个大木箱,开个口子,把头伸进去,借微弱的灯光看书。冯玉祥担任旅长时,驻军湖南常德,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。

    学习时,关上大门,门外悬一块牌子,上面写“冯玉祥死了”,拒绝外人进入。学习完毕,门上字牌则换成“冯玉祥活了”。

    关于冯玉祥获得“倒戈将军”的称号,亦史之有据:


    第一次 滦州起义,倒清朝;

    第二次 护国运动,倒袁世凯;

    第三次 武穴停兵,倒段祺瑞;

    第四次 北京政变,倒吴佩孚;

    第五次 拉郭松龄,倒张作霖;

    第六次 五原誓师,倒北洋;

    第七次 国共分裂,倒共产党;

    第八次 中原大战,倒蒋介石。

    再说他的“基督将军”名由。1917年圣诞节,冯皈依基督教受洗,自此,冯玉祥正式加入基督教,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。

    冯玉祥正式归主后,便严格按圣经要求做人,无论治军,还是生活,都活出了基督徒应有的品格,也尽上了基督徒应尽的本分。

    冯玉祥倡导“以教治军”,用基督教教导来管理官兵。提倡节俭,反对奢华,要求官兵洁身自好。冯玉祥与士兵一样,穿灰布军装,睡稻草地铺,每餐仅一菜一汤,数十年如一日。

    在冯玉祥的这种努力下,部下不少官兵归信了基督。单1924年一次聚会中,就有官兵5000人接受了洗礼。


    但冯玉祥最让人称道的则是很重视军民关系。他为搞好军民关系,1922年编了一首《爱百姓歌》。曾在保定淮军从军,后成为爱国将军的冯玉祥曾写诗言志:

    《我》

    平民生,平民活;不讲美,不求阔。

    只求为民,只求为国;奋斗不已,守诚守拙。

    此志不移,誓死抗倭;尽心尽力,我写我说。

    咬紧牙关,我便是我;努力努力,一点不错。

    冯玉祥将军一生有过两次婚姻。结发夫人刘德贞于1905年与冯玉祥结为伉俪,婚后夫妻相敬如宾。他们育有两男三女共5个孩子,长子冯洪国、次子冯洪志、长女冯弗能、次女冯弗伐、三女冯弗矜。

    1923年,刘德贞身染重疾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。


    刘德贞与冯玉祥共同生活近20年,身为官太太,没有一点官太太的架子,平时与孩子们吃的都是粗茶淡饭,穿的是粗布衣,出门从不坐轿,在家里照样缝缝补补。因此,人们都称她为“平民夫人”。

    继室李德全女士也是贫苦家庭出身,父亲是一位牧民,靠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,后考入京师女子协和大学。毕业后到一家女中任教。


    全国解放后,李德全女士曾任卫生部部长,全国妇联副主席,全国政协副主席,国家体委副主任,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。

    李德全为冯玉祥生下第三子冯洪达、四女冯理达、五女冯颖达、第六女冯晓达。


    抗战时期冯玉祥将军全家福。

    长子冯洪国(1910-1973),从小随父亲南征北战。14岁时,被父亲送往苏联中山大学读书,和他同学的有蒋经国、廖承志,当时的上海报纸以“三公子在苏俄”为题连续报道了他们在苏联学习、生活的情况。冯洪国刻苦学习、生活俭朴,受到了社会人士的赞誉。


    19岁时,父亲又送他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。冯洪国赴日留学不久便加入了日本共产党,翌年回国后转为中共党员,被党派到冯玉祥身边工作,用他的特殊条件加强党与冯玉祥的联系,曾与张自忠、吉鸿昌一道抗日。

    重庆解放后,冯洪国留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,直到他1973年去世。

    次子冯洪志(1917-),国际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,同时又是材料力学、机械工业等方面的专家。12岁时就和他的二姐冯弗伐一同赴苏留学,后转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。1941年,中德断绝外交关系,冯洪志便回国到胡子昂任总经理的中国兴业公司任机械工程师。



    1945年初的冯洪志赴美留学,先进入纽约物理工学院,获取硕士学位后进入加州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。

    三子冯洪达(1930-1993),1948年9月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,后转入苏联巴库海军学校学习海军专业。1953年回国,任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副部长。1982年至198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保部部长。

    1983年至1985年8月任大连潜艇学院副院长。1985年8月至1990年1月任大连潜艇学院院长。1990年1月至1993年7月19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。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。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
    长女冯弗能,系蒋经国的第一任恋人。后来嫁入北京张家,曾随夫婿赴英,1979年逝于北京。

    次女冯弗伐、赴苏留学,后转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。曾为战时保育院向国民党大员募捐筹款。解放后境况一度不是很好,继母李德全为她的生计考虑,留了一些资产给她,后来一直没有出来工作。

    三女弗矜性格孤僻,不合群。她在四川齐鲁大学药学系读书时,学回到重庆的家中。一次李德全批评她几句,她回嘴,两人发生争执,都到冯玉祥那里告状。当时,部下孙良诚叛变,冯玉祥的心情非常糟糕,他顺手抄起桌上的一个砚台就朝女儿扔了过去。弗矜哭着跑了出去。

    当晚,她吞下一瓶安眠药,并在桌上留了一张纸条——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我。”冯玉祥很生气,硬是不让买棺材。后来几个部下悄悄地买了副棺材料理了后事。


    四女冯理达(1925-2008),她是国内外著名免疫学专家。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,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。1973年3月入伍,1975年12月入党,专业技术2级。

    五女冯颖达曾留学前苏联到列宁格勒医学院,1950年回国,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,现任全国政协委员,丈夫吴增菲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,他们有两个孩子都留学到美国。

    六女冯晓达,1948年同父亲一起在黑海轮船上遇难......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